1、CCC認證—中國.強制性
中國強制性產品認證于2002年5月1日起實施,認證標志的名稱為“中國強制認證”(英文China Compulsory Certification的寫“CCC”)。對列入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和國家認證認可監督管理會發布的《第一批實施強制性產品認證的產品目錄》中的產品實施強制性的檢測和審核。凡列入目錄內的產品未獲得機構認證的,未按規定標貼認證標志,一律不得出廠、進口、銷售和在經營服務場所使用。
2、CQC認證—中國.自愿性
CQC機構名稱為中國質量認證中心,現中國強制認證CCC認證由其承擔。獲得CQC產品認證證書,貼CQC產品認證標志,就意味著該產品被認證機構認證為安全的、符合國家響應的質量標準。
3、CE認證–歐洲.強制性
CE標志的商品表示其符合安全、衛生、環保和消費者保護等一系列歐洲指令所要表達的要求。CE代表歐洲(CONFORMITE EUROPEENNE)。CE只限于產品不危及人類、動物和貨品的安全方面的基本安全要求,而不是一般質量要求,一般指令要求是標準的任務。產品符合相關指令有關主要要求,就能加附CE標志,而不按有關標準對一般質量的規定裁定能否使用CE標志。因此,準確含義是CE標志是安全合格標志而非質量合格標志。
4、FCC認證–美國.強制性
FCC:美國聯邦通信會,由于FCC制定了不少涉及電子設備的電磁兼容性和操作人員人身安全等一系列產品質量和性能標準,并且這些標準已經廣泛使用并得到世界上不少國家的技術監督部門或類似機構的認可。因此在各個生產的電子產品技術手冊中經常印有由FCC所簽發的符合某項標準的認證書,或者聲明符合FCC的某項標準。應用于電腦器件的FCC認證主要都是關于產品電磁兼容和輻射限制等標準的。
5、UL認證–美國.自愿性
UL是美國保險商試驗所(Underwriter Laboratories Inc.)的簡寫,UL始建于1894年。UL安全試驗所是美國最有的,也是全球從事安全試驗和鑒定的較大的民間機構。它是一個獨立的、營利的、為公共安全做試驗的專業機構。它采用科學的測試方法來研究確定各種材料、裝置、產品、設備、建筑等對生命、財產有無危害和危害的程度;確定、編寫、發行相應的標準和有助于減少及防止造成生命財產受到損失的資料,同時開展實情調研業務。
6、ETL認證–美國/加拿大.自愿性
ETL認證是產品出口美國/加拿大所需的認證。ETL標志表示產品已經通過美國NRTL及或加拿大SCC的認可測試。ETL SEMKO提供了對產品安全性的檢測和認證,EMC檢測、產品性能檢測,任何電氣、機械或機電產品只要帶有ETL檢驗標志就表明它是經過測試符合相關的業界標準。其中ETL認證是一種產品安全認證,認證的內容與UL基本相同,只是費用較UL低,周期也較UL要短。
7、EMC認證–歐洲.強制性
電磁兼容標志,EMC(Electro Magnetic Compatibility)指令要求所有銷往歐洲的電器產品基本體所產生的電磁干擾(EMI)不得超過一定的標準,以免影響其它產品的正常運作,同時電氣產品本身亦有一定的抗干擾能力(EMS),以便在一般電磁環境下能正常使用。該指令已于1996年1月1日開始正式強制執行。它以各類電子產品為主,是所有銷往歐洲市場的電器產品的通行證,亦將在我國強制推行,對于產品占據國際市場具有重大意義。
8、PSE認證-日本.強制性
PSE認證是日本強制性安全認證,用以證明電機電子產品已通過日本電氣和原料安全法 (DENAN Law) 或國際IEC標準的安全標準測試。日本的DENTORL法(電器裝置和材料控制法)規定,498種產品進入日本市場必須通過安全認證。其中,165種A類產品應取得菱形的PSE標志,333種B類產品應取得圓形PSE標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