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 2423.8 是中國國家標準中針對電子電器產品跌落環境可靠性測試的重要標準,全稱為《環境試驗 第 2 部分:試驗方法 試驗 Ed:自由跌落》。該標準規定了電子電器產品在自由跌落條件下的測試方法,用于評估產品在運輸、搬運或使用過程中意外跌落時的結構完整性、功能穩定性及防護能力,適用于各類便攜式電子設備(如手機、筆記本電腦)、小型家電、工業控制模塊等。
模擬跌落場景:還原產品在實際流通或使用中可能發生的跌落(如從桌面、手部滑落)。
評估防護能力:檢驗產品外殼、內部結構(如連接件、焊點)及關鍵部件(如屏幕、電池)對跌落沖擊的耐受能力。
驗證可靠性:確認跌落后產品是否仍能正常工作,是否存在隱性損傷(如內部元件松動、電路接觸不良)。
跌落試驗臺:
具備可控的跌落高度調節功能(通常 0.1m~2m,可根據產品類型擴展)。
跌落平臺需水平,底部為剛性硬質表面(如鋼板,厚度≥10mm,表面平整),模擬實際地面環境。
樣品釋放機構:確保樣品在跌落過程中無額外外力干擾,實現 “自由跌落”(跌落方向與水平面垂直)。
輔助工具:
狀態:測試樣品需為完整成品(含包裝或裸機,根據測試目的選擇),若帶包裝,需按實際流通包裝狀態測試。
數量:通常至少 3 臺樣品(避免個體差異影響結果),特殊情況下可增加。
預處理:測試前需對樣品進行外觀檢查和功能測試(如開機、按鍵、接口通信等),記錄初始狀態。
根據產品特性和使用場景,核心參數包括:
跌落高度:
重量≤1kg:通常 0.5m~1m(如手機、智能手表);
1kg~5kg:通常 0.3m~0.5m(如小型家電、路由器);
特殊產品(如工業設備):可根據需求設定更高高度(如 2m)。
由產品重量和使用環境決定,標準中給出參考范圍:
跌落方向:
跌落姿態:
樣品初始檢查:
參數設置:
調整跌落試驗臺高度至設定值(誤差≤±2%)。
確定跌落方向和順序(如先面后邊再角)。
執行跌落:
中間與最終評估:
測試后需評估的核心指標包括:
外觀完整性:
外殼是否開裂、變形、脫落;
屏幕、玻璃蓋板是否碎裂;
接口、按鍵是否損壞或移位。
結構穩定性:
內部連接件(如排線、插頭)是否松動;
螺絲、卡扣是否脫落;
電池是否鼓包、漏液或移位(針對含電池產品)。
功能正常性:
隱性損傷排查:
GB/T 2423.8:專注于自由跌落(樣品從空中自由下落至剛性表面),適用于小型產品。
IEC 60068-2-32(國際標準):與 GB/T 2423.8 技術內容基本一致,可等效采用。
ISTA 3A(運輸包裝測試):針對帶包裝的產品,模擬運輸過程中的跌落,更側重包裝防護能力,與 GB/T 2423.8 的 “裸機或基礎包裝” 測試場景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