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疲勞試驗是評估材料或構件在交變應力 / 應變作用下抵抗漸進式破壞(疲勞破壞)能力的關鍵力學性能試驗。不同于靜載試驗(如拉伸、壓縮),疲勞試驗關注材料在 “低應力、高循環” 或 “高應力、低循環” 的反復載荷下,從微觀裂紋萌生、擴展到宏觀斷裂的全過程,核心目的是為工程設計提供材料的疲勞壽命數據,避免因疲勞失效導致的結構安全事故(如飛機發動機葉片斷裂、橋梁鋼構件開裂等)。
一、核心概念:疲勞破壞的本質
材料在交變載荷下的疲勞破壞具有以下顯著特征,也是疲勞試驗的研究核心:
二、疲勞試驗的基本原理
疲勞試驗的核心是模擬實際工況中的交變載荷,通過控制載荷的大小、頻率、波形等參數,記錄材料達到破壞時的循環次數(即 “疲勞壽命”),最終通過多組不同載荷下的試驗數據,繪制 “應力 - 壽命曲線(S-N 曲線)”,進而確定材料的疲勞極限或疲勞強度。
關鍵術語:
三、疲勞試驗的核心參數
試驗參數直接影響結果的準確性和適用性,需根據實際工程場景設定:
參數類別 | 關鍵指標 | 說明 |
---|---|---|
載荷參數 | 應力幅(Δσ)、平均應力(σ?) | 應力幅 =(最大應力 - 最小應力)/2;平均應力 =(最大應力 + 最小應力)/2,決定載荷不對稱性。 |
循環參數 | 循環次數(N)、頻率(f) | 頻率通常取 5-50Hz(避免高頻導致材料發熱);循環次數記錄至斷裂或達到目標次數(如 10?)。 |
載荷波形 | 正弦波、方波、三角波等 | 多數試驗采用正弦波(模擬實際中最常見的周期性載荷,如旋轉、振動)。 |
環境參數 | 溫度、濕度、腐蝕介質 | 高溫會降低材料疲勞強度;腐蝕環境會加速裂紋擴展(需做 “腐蝕疲勞試驗”)。 |
四、主要試驗設備
疲勞試驗機根據加載方式和原理分類,核心功能是提供穩定的交變載荷并記錄數據:
設備類型 | 工作原理 | 適用場景 | 優點 |
---|---|---|---|
電液伺服疲勞試驗機 | 液壓驅動 + 伺服控制系統,精確控制載荷 / 位移 | 金屬、復合材料、構件級試驗;多軸載荷(如拉 - 扭復合) | 載荷范圍大(1kN-1000kN)、控制精度高 |
電磁諧振疲勞試驗機 | 利用材料共振效應,通過電磁激勵維持交變載荷 | 高循環疲勞試驗(如 10?-10?次);小型標準試樣 | 能耗低、頻率高(可達 200Hz)、效率高 |
旋轉彎曲疲勞試驗機 | 試樣旋轉時承受恒定彎曲力矩,形成對稱循環應力 | 軸類零件(如曲軸、主軸);標準圓試樣疲勞試驗 | 結構簡單、加載穩定、適合大批量試驗 |
往復拉壓疲勞試驗機 | 直線驅動(電機 / 液壓)實現交變拉壓載荷 | 彈簧、拉桿、板材試樣 | 模擬軸向交變載荷,操作便捷 |
五、疲勞試驗的完整流程
1. 試樣制備
2. 試驗方案設計
根據工程需求確定核心參數:
3. 加載與運行
4. 斷口分析(關鍵環節)
疲勞斷裂后的斷口分析可追溯破壞原因,常用工具為掃描電子顯微鏡(SEM):
5. 數據處理與結果表示
六、主要應用領域
疲勞試驗是工程設計的 “安全屏障”,廣泛應用于以下行業:
七、影響疲勞試驗結果的關鍵因素
試驗結果的離散性較大(通常 ±20%-50%),需控制以下影響因素:
八、發展趨勢
隨著工程對安全性和輕量化的需求提升,疲勞試驗正向更精準、更復雜的方向發展:
總之,材料疲勞試驗是連接材料性能與工程應用的橋梁,其結果直接決定了結構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在設計任何承受交變載荷的產品時,疲勞試驗數據都是不可或缺的核心依據。